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HTTP_USER_AGENT" in /customers/e/2/9/cinephilia.net/httpd.www/wp-content/themes/thevoux-wp/inc/framework/thb-lazyload.php on line 49
©️2025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.
您一直在创作独特而深思的电影,以完全原创的方式探索文化。是什么激发了您的灵感?更具体地说,您在选择新项目时会寻找什么?
奉俊昊:要寻找灵感,我觉得必须在个人生活中保持足够高的敏锐。当然,你可以从电影、漫画和小说中获得灵感,但我更努力去对日常环境保持开放。大部分的灵感都是从那里来的,所以我会尽量保持警觉。
一旦您选择了一个项目,能否谈谈您的写作过程?以及您是如何判断剧本已经准备好可以开拍的?
奉俊昊:写作过程吗?它既孤独又痛苦(笑)。有时我根本不想写。这真的很难。但当然,我必须去做。我当编剧兼导演已经很多年了,所有的剧本都是我自己写的,你可以说这是命运。但我总知道这过程六到八个月就会结束,所以我会带着这样的心态去直面它。我会尽量让自己变得孤独,因为当我与世隔绝时,我的写作往往更好。
©️2025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.
关于《米奇17》(Mickey 17,2025),它是改编自一部小说,您曾说过自己是为了戏剧效果而改编的。能否谈谈您是如何做到的?
奉俊昊:这部小说的基本科幻设定非常有趣,但真正打动我的是故事里的人性部分。它触及了人的内心和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。从那里开始,我就觉得自己可以挖掘出很多黑色喜剧、幽默,以及各种有趣的情感。我很清楚,尽管这是一个科幻故事,但它不会让人感觉只是科幻。它讲的是人类日常处境,这就是我决定接手这个故事的原因。
这也是它最让您兴奋的地方吗?
奉俊昊:是的,这正是我在小说中最喜欢的地方。所以,它既是科幻,又不是科幻,那种感觉。你明白我的意思吧。归根结底,它其实是一个非常“人”的故事。
您的作品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新项目中不断融合、扭转甚至挑战“类型”的概念。您能谈谈在这部电影里所平衡的基调吗?以及您用来实现这种平衡的手法?
奉俊昊:在采访中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。他们说我的电影融合了多种类型,想知道我是如何规划的。或者他们会问我如何设计电影中那些不断变化的基调。但事实上,我并没有有意识地做出这些决定。我只是依靠本能去写,当写完之后,连我自己也会想,这个故事到底算是什么类型呢?
©️2025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.
能跟我们聊聊罗伯特·帕丁森(Robert Pattinson)吗?他最初是什么时候引起您的注意的?
奉俊昊:我们都知道他从《哈利·波特与火焰杯》(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,2005)开始,但真正让我以不同角度看待他作为演员,是通过萨夫迪兄弟(Benny Safdie和Josh Safdie)执导的《失速夜狂奔》(Good Time,2017),以及他和威廉·达福在《灯塔》(The Lighthouse,2019)中的精彩表演。这两部作品让他成为了一个完全不同层次的演员。同样,《新蝙蝠侠》(The Batman,2022)也是如此,他演绎了这样一个标志性的角色,却能赋予它一种全新的气息,让这个角色完全属于他自己。我当时就想,让他同时出演米奇17和米奇18,能够激发他的表演野心,也让我们彼此之间有更多乐趣和灵感碰撞。
能否谈谈您和罗伯特是如何一起塑造米奇这个角色声音的?
奉俊昊:剧本是我自己写的,里面有很多角色的细节描述,但米奇之所以如此丰满和鲜活,百分之百归功于罗伯特。他加入了很多想法,并细致打磨了角色,尤其是米奇18。如果没有他的投入,我们不会得到现在这个版本的米奇。电影中有很多地方能看到罗伯特带来的灵感和创意,这是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之一。
©️2025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.
其余演员阵容同样令人惊叹。能不能谈谈马克·鲁法洛(Mark Ruffalo)、史蒂文·元(Steven Yeun)、托妮·科莱特(Toni Collette)和娜奥米·阿基(Naomi Ackie)?
奉俊昊:马克饰演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,可以说是反派、独裁者。但他之前从未真正演过这种反派角色,所以当我第一次把剧本发给他时,他很惊讶。他说:“你为什么要把这个角色给我?我对这种角色可不熟悉!”不过最后他觉得这很新鲜,也很享受这个过程。他很高兴能挑战反派角色。他的角色也与本片的政治讽刺和喜剧元素紧密相关。这是我们之前从未见过的他的另一面,看他的表演真的很精彩,我想他自己也演得很开心。托妮·科莱特饰演他的妻子伊尔法(Ylfa),这对夫妻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互动关系,是推动故事的另一股“小引擎”。史蒂文·元则饰演提莫。就像我之前提到的,这部电影虽然是科幻,但并不完全让人感觉是科幻。而史蒂文的表演正好强化了这种“非科幻”的气质。他让电影显得非常独特,就像一种特别的“调味料”,为影片的整体基调和质感增添了丰富层次。他的角色也非常有趣。而娜奥米则饰演纳莎,她为电影带来了情感的核心。
我们能聊聊“世界观的构建”吗?能谈谈您和创意团队在创造和塑造这个世界、角色、生物,以及虚构的未来科技时的工作过程吗?
奉俊昊:在我上一部电影《玉子》(Okja,2017)里,我已经有过创造视觉特效生物的经验。在这部电影里也是如此,“爬虫”不仅仅是生物,更是与米奇息息相关的重要角色之一。我们必须创造出一种能让人感觉“活着”的新生物,所以我召集了最优秀的VFX团队来完成这项工作。我和丹·格拉斯(Dan Glass)合作过,他是我在《玉子》时的特效总监。这次我们还与两家顶尖的VFX公司合作,分别是Double Negative和Framestore。摄影指导是达里乌斯·康第,他是真正的艺术家,也曾与我在《玉子》里合作。美术指导是菲奥娜·克朗普比,她最近在与欧格斯·兰斯莫斯的合作中做出了非常出色的工作。我很高兴能依靠这些优秀的艺术家。作曲是郑在日,他在《寄生虫》(Parasite,2019)和《玉子》中都和我合作过。这是我们第三次合作,所以这次是一次既熟悉又新鲜的探索。服装设计师是凯瑟琳·乔治,她是我长期的合作者。我们在《雪国列车》(Snowpiercer,2013)和《玉子》中就一起工作过。她在理解角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,所以每次看到她设计出来的服装都是一种享受。
©️2025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.
您的作品似乎反复出现一个主题,那就是对世界中不平等与虚伪的揭示或讽刺……揭露腐败或霸权社会。您想谈谈这点吗?以及它如何影响了您讲述这个故事?
奉俊昊:我不会单纯为了政治讽刺而拍电影。我从不希望电影变成宣传工具。所以我努力让电影本身就是美丽且有趣的。《米奇17》只是这份努力的一部分。但我认为,米奇所经历的一切、他的处境、他在影片中所受到的对待,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性的。它涉及我们如何对待、如何尊重一个人类。并不是说这个故事额外叠加了某种宏大的政治层面。如果你只是看米奇17和米奇18的挣扎,你自然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政治语境。
就拍摄和剪辑的工作流程而言,您会做大量分镜和概念准备,然后只拍摄必要的表演镜头,不会额外留备份。能谈谈这种方法,以及您是如何通过这种方式捕捉表演的吗?
奉俊昊:是的,我非常痴迷于亲自绘制分镜。虽然这在精神和体力上都很辛苦,但我离不开它。我必须把所有镜头都在脑海中构思好,才能心里踏实地去拍电影。完成分镜后,我个人就感觉电影已经完成了。我的分镜在镜头的构图和摄影机的运动标注上都非常精确。我往往会百分之九十九地遵循分镜,所以最终完成的电影和分镜并没有太大差异。但在演员表演方面,我会尽量保持开放。我总是欢迎演员的即兴发挥。所以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矛盾:我在摄影机位置和镜头构图上非常严格,但同时我会告诉演员在这个框架内尽可能自在和自由。这是一种悖论,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方式。
您能谈谈《米奇17》的影片基调和美学吗?有没有什么是您在这部电影里实现了、而此前未曾做过的?
奉俊昊:整体来说,影片里有很多我过去处理过的熟悉元素,但这其实是我第一次深入探索人类到底可以多么愚蠢,而这种愚蠢反而让他们更可爱。相比我之前的作品,人们评论说这部电影感觉更温暖。我的电影常常被认为是冷酷、犬儒的。也许是因为我年纪大了,但听到这样的新反应也不错。这是一部关于人类前往外星球的科幻片,有飞船、有各种元素,但故事的核心却是许多愚笨的人。所以影片非常有趣。它不是那种“宏大太空史诗”,没有激光大战,而是关于这些可爱“废柴”的故事(笑)。整部电影里充满了惹人喜爱的傻气。
©️2025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Inc.
从您的角度看,是什么让这个故事对当下观众如此共情?
奉俊昊:因为这是关于年轻人、工薪阶层的故事。讲的是一个无力的人,却意外成为英雄。你也可以说,这是一个普通人突然被推到英雄位置的故事。而他成为英雄的方式也很独特。我觉得,这正是当代观众想看到的故事。
影片背景设定在一个我们谁都不愿意生活的未来。您能谈谈这部“警示寓言”吗?关于地球、它的状态,以及其中的人们?
奉俊昊:也不是说地球灭绝了——只是变得难以居住,于是人们离开。就像日常的事一样。他们登上飞船,就像从洛杉矶飞纽约的红眼航班。这并不是一场大规模迁徙或出走。影片的基调让这一切显得很平常。离开地球、移居到另一颗星球,就像一种常见的选择。所以片中的人们都过着没有目标的漂泊生活,很孤独。他们没有家庭,但依然能找到爱情。影片也讲述了米奇和纳莎之间的爱情。这种漂泊者找到彼此关系的主题,是故事的重要部分。
这部电影已经收获了大量影迷的关注和期待。您觉得它为什么能引起共鸣?您希望观众从中爱上什么?
奉俊昊:首先(笑),罗伯特·帕丁森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演员,我想这就是人们感兴趣的原因。但我不是在开玩笑。在这部电影里,我们看到了他完全不同的一面,是以前从未见过的。而这种新的一面又自然地融入了影片的故事与主题。这是电影最精彩的部分之一。这虽然是一部科幻片,但它同时是一部喜剧,也是一个非常“人”的故事。我希望观众能就这样去欣赏它。而当他们回家之后,我希望他们能短暂地想一想——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类,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保持人性。哪怕只是三分钟(笑)。
为什么观众必须在大银幕、配合优秀的音响系统下观看这部电影?
奉俊昊:我们生活在流媒体时代,但有些东西只有在电影院的大银幕上才能感受到。大银幕当然适合观看壮观的外太空场景和异星生物,但我认为同样震撼的是在大银幕上看演员细腻的表情和大特写。人的脸庞本身就是一种风景。正如我提到的,我们有这样一群出色的演员。罗伯特·帕丁森、马克·鲁法洛、托妮·科莱特、史蒂文·元、娜奥米·阿基,他们都展现了丰富的表情和细腻的表演,在大银幕上观看会非常精彩。罗伯特·帕丁森在IMAX上出现,那将是一次绝佳的体验。
|原文发表于2025年柏林电影节电影PR材料
迷影网(Cinephilia.net)创立于2010年,聚焦于创作和搜集最好的华语电影文字内容,翻译传播海外电影学术界和评论界的声音,用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解读电影,结合所有愿意分享个体电影体验的影迷们,共同创造出中文世界里独具特色、质量兼备的电影网站。
From Kitchen Heat to Core Beliefs: “The Bear” and the Power of Why
No Newer Articles
炒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